【海外留学】读电影类相关专业是一种怎样的经历?
作者:Yeah
2022-09-24

老实说,与身边学电影的好友比较,我并不算是最突出的那一类。至少,距离分享独特的个人见解或者上传优秀的个人作品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因此,我目前能做的,便只有把学习的体验,以及觉得有用的干货,分享给大家罢了。


导演课体验

“Alright let’s make something happen! Me and Thiel are good after 10:00 ish, so I’m thinking anyone who can chill with us in the Dwight (宿舍名)is welcome. ”今天凌晨两点,导演 I 的IG群组里,Lucas这样说道。

见上一面 —— 这是大家在学期倒数第二周时,一致认可的约定。然而,最后一节课仅仅过了29小时,这群导演们就化身为鸽子,将课堂上最重要的“不能爽约”忘得一干二净。



有关这学期Directing I 的体验,有太多东西可以分享了。在这里,或许我们可以先从课程设置开始说起。在我们学校,Directing I 所占的学分(6分)是一般课程的两倍。

这意味着,它每周的课程时间,也是6小时。大部分的Directing I 上课的时间都在12:30 到 18:20,我十分清楚自己的专注力,因此,本学期的课表一公布,我便瞄准了这个唯一一节每天三小时,上两天的“异类”。

当然,这节课也有着它自己的缺点 —— 它的下课时间是晚上九点半。入夜的芝加哥,Emm…不幸中的万幸是,由于疫情的关系,它是一节线上线下混合的课。也就是,在“美国之耻”的夜间漫游,只会发生在拍摄日的那六天。


从各种网络上的资料,可以推算出,这门课的教授Jeffrey,今年约莫72岁。值得敬佩的是,他是在51岁那年,才进入电影学院攻读硕士的。在此之前,他是美国国家铁路公司的一名职员,偶尔会在业余时间导演一些戏剧。

尽管教授的阅历是我们的三倍,但各种设备、软件倒也用得轻车熟路,思想观念也并未与时代脱节 —— 除了认为《最后的决斗》是烂片外 —— 这一点我和班上的其他同学都不敢苟同。

这门课的节奏偏快。在第一节课上,教授便甩出了十几个对话场景,让我们自行选择。确认了场景后,我们则需要根据这些对白,在“公寓”和“办公室”两个摄影棚的背景下,撰写一个两到三页的故事。和 Lighting I、Cinematography I、Acting I等课程的学生共同把这个场景拍出来,则是我们的最终作业。



第二和第三周,分别是全班围读剧本第一稿和第二稿的日子,读完后,对这个故事有疑问的同学可以举手发言。而提交剧本的两三天后,教授也会私自发给你一个PDF,里面包含着情节、剧本格式、语法等建议。

紧接着,便是试镜、排练以及在片场时和演员、导演助理、摄像等职位沟通的方法,以及不同电影片段的分析,这一部分的笔记,大家可以在知乎/豆瓣找到。值得一提的是,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是唯一一部被大家分析的亚洲电影。



在拍摄周之前,导演们还需要在班级内部做一次“演习”。12个人被分为4组,每组的成员轮流担任导演和演员,而我们需要表演的,则是比利怀尔德的《桃色公寓》中的不同片段。这个“演习”主要评估的是,导演对于该片段的理解,以及和演员的交流。不过,由于是“线上演戏”的关系,个人感觉效果一般。

在这个“演习”的同时,学生们需要和自己的演员、场景设计以及摄影联系。开拍前,我和我的演员一共见了两次,第一次简单地过了一遍剧本,而第二次则主要针对动作和表情。由于场景设计比较忙,所以我们只zoom了一次,之后,我把想要的感觉,以及需要的道具都Email 给了她。所幸的是,最终出来的感觉不错,她设计的名片还受到了班上同学的一致好评。




演戏过后,教授简略地介绍了Director’s Statement、Director Breakdown、Floor Plan、Storyboard、Shot List、Shot Schedule 和 Line Script,这些文件也被称为 Preproduction Package,需要在拍摄日之前完成。

长达八周的准备终于在十月底迎来了实践的考验。老实说,大家第一次在摄影棚里见面时,那种熟悉又尴尬的样子,还真有点网友面基的感觉。不过,由于作品需要在3小时内拍好,还没寒暄上几句,大家就立刻兵分两路,各自去到属于自己的岗位上了。




场记、录音和收音这些工作的体验就不说了,第二助理导演主要负责让大家签名、以及辅助第一助理导演。而第一助理导演则需要督促各个职位,以保证进度与导演定下的时间表吻合。而事实上,几乎每个导演拍完计划的镜头,都有空余的时间。除去大家对电影的热爱所导致的高效率,摄影棚上空那台用于给教授在棚外监督的监控摄像头也有一定的功劳。
在我参与的3次拍摄中,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出在设备上(学校配备的设备是佳能C100和MixPre-D),大部分问题最后都被Student Worker 和有一定专业知识的DP(摄影)解决。而那些相机无法连接棚外的显示器、相机回放时无法播放音量等当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导演也给了DP 和录音师 “你是我的眼/耳”的信任,所幸的是,每个人最后拿到的素材,都没有什么恼人的缺陷。




三周的拍摄过后,便是后期制作的时间。在倒数第三周,我们需要把不同角度最好的镜头挑选出来。全班观看过后,每个同学都需要讲出这些片段中,自己最“爱”的地方。(教授强调了一定要用“Love”,用“Like”的话会被立即打断)而倒数第二周,则是粗剪周,这次,全班需要观看每个人的粗剪两次,按照惯例,讲完最爱的地方后,教授会问那部影片的导演接不接受建议(全班都接受了),接受的话,教授和班内的其他人会开始向导演提问题以及建议,不过导演无需回应。在最终的成片放映周中,大家还是需要在看两遍之后讲你最爱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这次还要分享一个有关“和粗剪版有什么不同”的发现,并谈谈你对于这个改变的看法。这节课过后,学生只需要提交一个750字的反思,紧接着,一切便结束了。下学期的选课已经完成,在这里,我敢保证,Directing 1 将会是这学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课。其他课两倍的课程时长、12人的小班教学,这些因素使班上的每一个人,在这学期里都得到了足够的“关照”。而大家在那六个拍摄日形成的默契,则是比最终的成品更重要的东西......

剪辑课体验

Editing I在我们学校是一节3分的课,但它有一个关联的1分课程,叫 Editing Studio I (Editing II也如此)。Studio 更侧重于剪辑软件的技能,而Editing 评估的则是你讲故事的能力,以及剪辑的逻辑。

Editing I 的教授是一位老太太,在USC读完本科后,又去哥大读了硕士,之后在BBC工作了一段时间。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老太太几乎每节课,都要有意无意地提一嘴,自然而然地,这就成了学生们课后的一个梗。Editing I 一共有四个大项目:实验电影、纪录片、对话场景和动作场景。每个项目的上课流程都一样,第一节课是展示Rough Cut (粗剪),影片播放完后,老太太会请3位同学评价,然后自己再给出点评。第二节课,则是Fine Cut(最终版本)的展示,之所以叫Fine Cut,是因为老太太说,剪辑里没有Final Cut,你的作品永远有可以提升的地方... 展示完Fine Cut后,老太太会直接给出评价。这学期的评分,就由这四个项目的Rough Cut 和 Fine Cut 表现决定。



给全班放映你的作品时,你必须在PR里播放,因为你的Timeline 可以展示出你对这份作业的用心程度。而在大家剪辑的资源都一样时,老太太最看重的是你对音效的应用。有一次,一名外国小哥,不服地提出 “Less is more”,老太太立刻反驳,你们所有人都记着,剪辑里面从来没有Less is more。

除了这四个project 之外,每个人在这学期还需要做一个paper edit和场景分析,paper edit 就是在纸上写下你的剪辑计划,例如,选哪些片段,内容是什么,音效和音乐是什么。而场景分析,则是每人挑选一个电影中的片段,分析里面的剪辑手法。一学期下来,印象比较深的是《爆裂鼓手》、《壁花少年》、《禁闭岛》和《东京物语》。我选的是《饮食男女》的前5分钟。




Editing Studio可以分享的倒不多,毕竟这学期学的都是一些基础的东西。在学期末,教授会让大家在一个半小时里,剪一个30秒的片段,需要包含画中画、标题、淡入淡出等特效。除此之外,上面的四个Project,也需要提交,作为分数的一部分。


在美国上了一学期课后的感想

不知不觉中,2021 Fall的最后一个周末,就这样过了二分之一。

得益于大部分电影制作课都是在做Project,对我而言,期末的压力并没有其他同龄学生那么大。按照计划,这个周末,应该写一篇《在美国学剪辑是怎样的体验》的。不过,今天下午和朋友的一番谈话,让我决定先把那个选题延后几天,毕竟,学期也还没真正结束嘛......

一辆没有目的地,却仍在全速前进的火车 —— 这或许是最适合概括我现状的比喻。从今年一月开始,我每学期都报满了18学分的课。按照规划,过完14天的圣诞假期后,我的整个一月都会用来上一节名为 “Zombies In Popular Meida” 的课,紧接着,无缝衔接春季学期和夏季学期。

之所以选了那么奇葩的一门课,是因为学校要求我们选一到两节Literature 类的课,而在“一月学期”中,唯一和Literature 有关的,就是这节 “僵尸课” ...... 一月份用来休息其实也可以,然而,我的周末已经算不上有趣,要是再加上连续30天的无所事事,emm,想想头皮都发麻。




选择在学校继续上课还有房租的因素,毕竟,无论你外出与否,约合9000多人民币的水电网账单,都会在月底如期而至。芝加哥最划算的租房合约期限是12个月,也正是这个缘故,我把下一次回国的日期,初定在了明年9月。

而至于为什么要回国一趟,这便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了。

大概是初一那年,学电影的想法开始在我脑内萌芽。老实说,如今我已经忘记了最初的动机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绝对不那么“崇高”,也和艺术无关。毕竟《小时代》全集、《王牌逗王牌》... 这些烂片“票房奇迹”的背后,肯定有我的一臂之力。



就这样,学电影的想法,便从我的13岁,陪伴着我,走到了现在。今年夏天,在知乎的高考项目给一个又一个有关前程的问题做融合时,我十分庆幸,数年之前,自己便有了一个目标,并且可以没有任何负担地去追逐它。然而,这是积极时期的想法,在低落时,我曾觉得,电影只是一块遮羞布,掩盖了我在其他方面什么都做不好的事实。

当然,我是热爱创作的,而电影是目前最能让人“身临其境”的叙事方式,这是我选择这个专业最基本的理由。然而,随着见识增长,以及一次又一次“做不好”和“没灵感”的打击,我好像已经没有了当初那“我要做导演”的满腔热血。

值得庆幸的是,美国的艺术院校文凭大多分为BA 和 BFA,前者只要修够了必修课和专业课的学分便能毕业,而后者,则需要一个更明确的方向,然后去修相应的课程。在美国学电影,留下来的机率不大,而倘若修编剧的话,后面两年,你需要面对的是,寻找经纪人、工作室等在国内大概率用不上的课程。



于是,我选择了BA,然而,BA带来的坏处便是,我逐渐迷失了以后要干什么的方向。去年在国内上网课时,我以为来到了实地,大部分的烦恼都会烟飞云散。但现实是,生活中并没有那种一迈过去,一切便都会好起来的坑洞。

因为“全速前进”的关系,我大概率只用三年便能毕业。只不过,生活费少花1/4 的同时也意味着,我需要更早地对未来的就业做出思考。对了,需要思考的,还有读研与否。



在这个时候,我有了GAP 半年到一年的想法。电视台、剧组、互联网公司... 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职位都体验一遍,或许是自己目前最好的选择。

有时会想,当初决定学电影,或许是个鲁莽的决定。不过,即便这样,我也并不后悔,毕竟在互联网时代下,电影的前路也没那么的狭窄。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圣诞假期,我会写一个短篇故事,并尝试申请一些排名更高的学校。将一切交给时间,听上去并不负责,然而,当看不清未来时,我们唯一可以做好的,好像就只有现在了。


在韩国学电影

2018年,我曾经在东国大学参加过一个为期两周的夏校。老实说,比起夏校,我更愿意称那次体验为旅游...不过,这两周的“学习”在最后竟然成功给我transfer 了6个学分,在这里就来分享一下那段体验吧。

之所以选择韩国是因为,当时的我正在美国读高中,美国的夏校一般都要一个月左右,并且时间在六七月,也就是暑假的中间。那年我还是挺想回国的,但又怕暑假没事干,于是便拉了一个朋友报名了这个Summer School。(之所以选东国,是因为传媒方面,网上都推荐这个大学...)

费用的话,学费为128万韩元(7000人民币),13晚的住宿费为28万韩元(1500人民币)。这个学费(6学分)对比起美国可谓是十分便宜,而住宿费的话,我现在翻聊天记录时,才被震惊到。要知道,东国大学可是位于首尔市中心,东大门和明洞的中间...

按理说,参加这种短期研讨,需要办一个特定的签证。然而,办那个签证的手续比我的预期复杂十倍以上,于是,当时我就直接办了个旅行签。(或许是因为我有美签的关系,领事馆的工作人员也没什么就直接给过了)朋友更方便,因为是香港身份所以免签,就这样,两个未成年的小屁孩,屁颠屁颠地在2018年7月15日,通过仁川机场海关,进入到韩国境内。




虽说是两周的夏校,但校方还是贴心地给每人配了张学生ID,学生卡兼顾了T-Money 的功能,在711充值后,便可以在地铁站和便利店刷卡使用。

宿舍是有独立卫生间的两人间,一楼有付费的洗衣机和干衣机




说了一大堆有的没的后,是时候回归正题了。

这次夏校,我们一共报了两节课,分别是Comparative Studies On World Cinema 和 The Short Film Production WorldShop, 每节课的时长大概在3到4个小时,每周上5天课。

Comparative Studies On World Cinema 由两个来自南安普顿大学,以及一个东国大学的教授授课,都是欧洲人。他们分别对应了欧洲电影史,美国电影史和中国电影史三个板块,每节课的内容分为了理论(历史、特点)以及放映两个环节,评估作业是一篇1500字的论文。

至于放映了哪些电影,我只能凭记忆想出几部:中国的是《小城之春》、《三峡好人》和《可可西里》,欧洲有《偷自行车的人》,美国有《绿野仙踪》、《荒野大鏢客》...

值得一提的是,教欧洲和中国电影史的两个教授都是有"特点"的人,前者几乎每天都会大骂特朗普,后者的口头禅则是" you know, the next super power in the world is china "。

参加暑校的学生中,60%是韩国人,20%是欧美人,剩下20%是中国人和其他亚裔。除了特别积极的那几个韩国同学外,要想和本地同学交朋友几乎没什么可能。不过,这种事,发生在哪都一样。




The Short Film Production WorldShop 则是由两个韩国教授教,不过这两个教授都不是东国本校的,暑假一结束,就会飞回美国工作/授课。

这节课的内容则比较简单了,全班自由分组后,每组在两周后,交出一个短片来。剧本、剪辑(Final Cut Pro)、构图等技能老师都会教,不过教的比较浅。

在第二周的周五,也就是暑校结束的那天,学校会组织一个自助餐Party。我们的作品将会作为“特殊节目”在那里展示。




要说在韩国学习电影有什么优势,或许我会说,资源比较丰富。全韩国的娱乐产业几乎都集中在了首尔,这让不同资源的流通更加方便。在暑校期间,学校会邀请在不同行业小有名气的人来开展讲座,例如MBC电视台的PD,首尔大学的历史课教授以及演员。




刘太午,原本以为只是个普通的职业演员,后来才发现他出演过戛纳提名作品《盛夏》的主角,后来又在《阿斯达年代记》、《浪客行》等大热韩剧作品露面。

最后,在电影方面,如果你是以申请大学/提升技能为目的的话,我个人感觉美国影视名校的夏校,必定会更适合你。但假如,你已经升入大学,想低价赚些学分,又或者是,想有一段与众不同的游学经历的话,我感觉这个项目还是很适合大家的。(当然,这对于疫情时代好像并没什么用...)


编剧课体验:如何写一个 90 页的剧本

上学期编剧课的期末作业是,写一个 90 - 120 分钟的长片剧本。

其实选其他课也照样可以毕业。只不过,作为一个极其散漫的人,实在想不出以后自己还有什么机会和毅力,来支撑这么“漫长”的一个创作过程。于是,去年咬咬牙,就选了这么节课。

漫长之所以加了引号,是因为创作的周期也就两个多月。剧本长罢了。也正因为时间关系,最后交出去的,也不是我自己最满意的成品 —— 虽然我们要提交整部作品,但“精写”,也就是教授会认真查看并给出建议的,其实只有你的 Act 1 (剧本的前四分之一)。




课程的节奏很快,第二周,你就需要拿出三个方案,然后展示给身旁的两位同学。

在第三周,结合他们的意见,选择你最想写的一个主题,交出一份 Proposal。 (策划书)


第四周,写一页的大纲,人物小传

第五周,把一页的大纲,拆成四页的,之后开始你的剧本创作。

我写的是一个家庭题材的故事, 因为平时比较喜欢看是枝裕和的电影,因此,也有了这类主题的创作欲望。不过,这个题材也就意味着,你的“赌注”可能不够大,说白了,就是剧本里吸引人的“大”情节不够...

因此,创作的过程中,我在大纲花费的精力丝毫不比花在剧本上的少。



而事实上,在把整部剧本的四页大纲写出来后,这节课的工作量,是比我预想中的要小的。

因为,在撰写每个场景的对白时,你很清楚每个角色在那个场景中,想要些什么

再加上,我第一节课,就说我喜欢是枝裕和。在剧本中,写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可能在别人那儿是 “水时长”,在我这,可是“致敬”

虽然工作量比预期要小,但我还是把作品拖到了最后一刻才提交...

最后的四天,基本上就是9点起床,随便找些东西吃,然后在公寓大堂一直肝到凌晨两三点的状态。

班上有同学说,写完那一刻,泪水都出来了的。

我写完倒没有这种感觉,当时想的是,终于能休息一天了,至于后天,其他课的 deadline 就要来了...